发表在23卷11号(2021): 11月

本文的预印本(早期版本)可在https://preprints.www.mybigtv.com/preprint/27897,首次出版
羞耻感和抑郁症状在社交媒体干预中改善HIV感染者长期生活质量的中介作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

羞耻感和抑郁症状在社交媒体干预中改善HIV感染者长期生活质量的中介作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

羞耻感和抑郁症状在社交媒体干预中改善HIV感染者长期生活质量的中介作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

原始论文

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系,中国广州

2中山全球卫生中心,中国广州

3.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市乔治梅森大学卫生与公共服务学院卫生行政与政策系

4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南卡罗来纳大学阿诺德公共卫生学院南卡罗来纳智能州医疗质量中心

5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南卡罗来纳大学阿诺德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促进、教育和行为系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7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初级保健学院,中国香港

8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命统计科,上海

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第八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这些作者的贡献相同

通讯作者:

郭岩博士

医学统计学系

公共卫生学院

中山大学

中山二路74号

广州,510080

中国

电话:86 020 87334202

电子邮件:guoy8@mail.sysu.edu.cn


背景:已证明,移动保健(mHealth)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人们对移动医疗干预的长期影响知之甚少。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社交媒体的干预措施Run4Love对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机制,为期9个月的随访。

方法:我们从中国南方的一家HIV门诊招募了同时经历抑郁症状升高的HIV感染者。共有300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在提供知情同意并完成基线调查后,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为期3个月的基于微信的干预,包括认知行为压力管理(CBSM)课程和体育活动促进。对照组除了接受常规的艾滋病毒治疗护理外,还收到了一份关于营养指南的印刷小册子。参与者和研究人员都没有对小组分配一无所知。随访时间分别为3、6、9个月。主要结局是抑郁症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纵向数据检验hiv相关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对长期干预对被试生活质量影响的序贯中介效应。

结果:约91.3%(274/300)、88.3%(265/300)和86.7%(260/300)的参与者分别在3、6和9个月完成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在9个月时显著改善了参与者的生活质量,通过3个月时减少hiv相关的耻辱感和6个月时减少抑郁症状的完全中介效应。无不良事件报告。

结论:这些发现强调了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在移动健康干预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对改善生活质量有长期影响。我们呼吁采取有针对性的移动医疗干预措施,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基于社交媒体的干预措施,可以解决与艾滋病毒相关的污名化问题,缓解抑郁症状。

试验注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IPR-17012606;https://www.chictr.org.cn/showproj.aspx?proj=21019

[J] .中国医学信息学报,2011;23(11):893 - 897

doi: 10.2196/27897

关键字



由于广泛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已成为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1]。90-90-90的目标是,到2020年,90%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得到诊断,90%的确诊者接受持续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90%接受治疗的人病毒受到抑制,但在不同情况下实现的情况并不均衡[23.]。此外,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欠佳、高度污名化和精神健康状况不佳等其他挑战仍然普遍存在[4-6]。大量证据表明,高度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可能会恶化现有的疾病状况,导致生活质量下降[7-9]。一个被称为第四个“90”的新目标——90%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拥有最佳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已被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4]。新兴研究开发了多层次有效的社会心理、行为和情境化干预措施,以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10]。

虽然认知行为压力管理(CBSM)等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已被证明对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有效,但很少有研究探索此类干预措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特别是长期影响[qh]11-14]。现有的研究通常采用前后设计和短期随访,如8或10周的随访[1516]。很少有研究探讨改善生活质量的长期干预机制[1718]。此外,这些干预措施大多是在小组环境中面对面进行的。鉴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普遍存在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和歧视,出于隐私考虑,大量艾滋病毒感染者更愿意选择基于网络或移动设备的干预措施,而不是面对面的干预措施。

事实证明,移动保健(mHealth)干预措施在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是有效的[19-22];然而,据我们所知,还没有研究探讨过在移动医疗干预中改善生活质量的干预机制。由于移动医疗干预措施的可及性、便利性、身份保护和潜在的成本较低,可以覆盖大量人群,因此这种干预措施非常适合边缘化和被污名化的人群,如艾滋病毒感染者[23]。随着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的增加和智能手机的广泛覆盖,探索移动医疗干预措施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机制的研究非常必要,特别是那些检查长期干预机制的研究。

先前的研究表明,hiv相关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是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因素;然而,这三个变量之间的机制只在横断面研究中得到了检验,而没有在介入性研究中得到检验[724-27]。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与较低的生活质量相关,抑郁症状部分介导了非洲和加勒比地区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中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24]。越南的另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报告经历过耻辱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加重和生活质量降低[27]。现有的介入研究仅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介入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潜在的相关因素。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针对抑郁症的干预中,通过在6个月的间隔时间内将生活质量的变化与抑郁症状的变化进行回归,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抑郁症状的减少在6个月的随访中呈正相关[28]。另一项类似的研究也针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与hiv相关污名的减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8]。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现有研究尚未探讨干预对生活质量影响的机制。

为了探讨其干预机制,重要的是要检验影响因素与结果之间的顺序关系。使用纵向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可以更好地理解顺序干预机制。为了填补文献的空白,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社交媒体的干预措施Run4Love对9个月以上生活质量影响的干预机制。使用扫描电镜和4次重复评估的纵向数据,我们检查了移动健康干预中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之间的顺序关系。在9个月的随访中,我们假设hiv相关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在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干预措施将首先减少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随后减少抑郁症状,这反过来将导致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假设的模型在图1

图1所示。干预的假设模型、HIV相关的污名、抑郁症状和HIV感染者和抑郁症状的生活质量。QOL:生活质量;T0:基线;T1随访3个月;T2随访6个月;T3.随访9个月。
查看此图

研究背景

本研究采用平行设计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数据。使用CONSORT(综合报告试验标准)检查表。该研究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广州进行。2017年,研究人员从广州某定点医院招募了300名有抑郁症状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艾滋病毒/艾滋病治疗。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也是中国第三大城市。Run4Love RCT方案经中山大学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2018年第31号)[29]。

参与者的资格

参与者被招募的条件是:(1)年龄在18岁或以上,(2)hiv血清检测呈阳性,(3)抑郁症状升高(由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测量;CES-D评分≥16),(4)是微信用户,(5)愿意提供头发样本(用于测量皮质醇作为慢性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如果参与者(1)目前正在接受心理治疗,(2)无法完成基线和随访调查,或(3)无法参与干预(例如,由于医疗或其他原因无法阅读或收听微信干预材料或进行体育锻炼),则将被排除在外。符合资格标准并愿意参与的参与者完成了基线调查,并由研究人员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等候名单对照组(图2).

图2。参与者筛选和招募流程图。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ES-D: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查看此图

Run4Love微信干预

有关干预方案的详细资料载于其他地方[29]。简而言之,Run4Love微信干预包括两个部分:适应性CBSM课程和身体活动促进[29]。该干预将基于证据的CBSM课程改编为中国的背景,包括9节课和3节复习课,内容包括冥想、肌肉放松和应对技能。这些课程被改编成多媒体格式,包括文章、音频剪辑和海报。这些材料通过增强的微信社交媒体平台每周发送3 - 5次,持续3个月。体育活动推广包括关于定期体育锻炼的指导和益处的信息。增强后的微信平台具有扩展功能,包括自动发送材料,跟踪患者完成课程的参与度,以及每周的个性化反馈。在助推期,干预组在干预后3个月内共重发了7本阅读量最大的读物。对照组的参与者除了接受艾滋病毒治疗的常规护理外,还收到了一本关于营养指南的印刷小册子。

样本大小

我们根据ce - d测量的抑郁症状的主要结局来计算RCT的样本量。效应量用于计算组间差异。我们假设效应量为0.4,α=。05年,β=。15,和一个dropout rate of 20%, thus arriving at a sample size of 282 for the RCT. Finally, a total of 300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or SEM, the recommended sample size of 5 observations per estimated parameters was considered [30.]。鉴于我们研究的SEM中总共有46个估计参数,300个样本量足以进行分析。

随机化和掩蔽

研究人员使用SAS软件版本9.4 (SAS Institute, Inc .),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列表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或对照组,列表大小为4。根据试验设计的性质,参与者和研究人员都没有对干预措施视而不见。

研究结果

概述

个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和心理社会结局,包括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都被纳入本研究。在基线时收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性取向、教育程度和户籍(城乡)等社会人口特征。在基线和3、6和9个月的随访中,研究人员通过平板设备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面对面收集自我报告的心理社会结果。

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

HIV相关的耻辱感采用包含14个项目的HIV耻辱感量表[3132]。该量表测量耻辱的两个维度:感知耻辱和内化耻辱[31]。感知耻辱包括6个项目,例如“大多数人认为艾滋病毒感染者是肮脏的”;内化耻辱包括8个项目,如“我因为感染艾滋病毒而感到内疚”。每一项都用李克特4分量表打分(即,强烈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强烈同意)。量表的总分从14分到56分不等,分数越高表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程度越高。总分14 - 28分、29 - 42分和43 - 56分分别被认为是低、中、高水平的耻感[33]。在扫描电镜中,柱头由两个子量表(感知柱头和内化柱头)测量。该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已在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中进行了检验和建立[3234]。本研究的HIV病耻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基线、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Cronbach α值分别为0.92、0.95、0.95和0.96。

抑郁症状

采用CES-D量表评估抑郁症状。CES-D量表测量抑郁症状的4个维度,包括抑郁情绪、积极情绪、躯体和活动迟缓以及人际关系问题[3536]。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如“我感到沮丧”和“我不想吃东西;我的胃口很差。”项目使用4点李克特量表进行评估,范围从0(很少或没有时间)到3(大部分或所有时间)。CES-D总分在0到6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ce - d评分不低于16分的个体被认为可能有临床抑郁症状[37]。CES-D量表是最广泛使用的抑郁症状自评问卷之一,已在中国人群中得到验证,包括艾滋病毒感染者[353839]。在本研究中,CES-D显示出良好的信度,在基线、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随访中,Cronbach α值分别为0.77、0.76、0.84和0.83。在扫描电镜中,抑郁症状通过量表的4个维度进行测量。

生命质量评价

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毒生活质量短版(WHO-QOL-HIV BREF)进行评估,共有31个项目,测量以下6个维度:身体、心理、独立水平、社会关系、环境和信仰[40]。项目按5分李克特量表打分。WHO-QOL-HIV BREF总分在24 ~ 120分之间,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已经在中国HIV感染者中进行了检验和建立[41-43]。基线、3个月、6个月和9个月随访时WHO-QOL-HIV的Cronbach α值分别为0.84、0.91、0.94和0.94。

数据分析

首先,描述性统计报告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基线hiv相关的耻辱、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用均值和SD值描述,偏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用中位数和IQR值描述。使用频率和百分比来描述分类变量。正态性和齐性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Levene检验。

其次,通过独立样本检验4个评估点的结局和中介因子的组间差异t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检验和偏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的Wilcoxon秩和检验。

第三,进行双变量分析以检验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独立样本t使用检验来检查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检验生活质量与连续人口统计学变量(如年龄)之间的关系。潜在关联的显著性水平为P< .10。双变量分析中重要的变量被认为是潜在的混杂因素,并在扫描电镜中进行控制。

第四,在扫描电镜分析中,hiv相关的耻辱感、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被视为潜在变量,并通过其亚量表进行测量[44]。扫描电镜允许控制变量的测量误差;因此,它产生了潜在变量的无偏估计[4546]。为了评估测量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对hiv相关的耻辱感、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s)。有了满意的测量模型后,我们进行了扫描电镜,以检验长期干预对参与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假设机制。

最后,通过纵向数据构建扫描电镜的中介模型,检验hiv相关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的序贯中介效应假说。这些模型旨在探讨干预的机制、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顺序关系[47]。基于先前研究中hiv相关的耻辱感、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我们对SEM变量进行了顺序排序[242548-50]。具体而言,使用该模型估计3个月随访时的hiv相关耻辱感、6个月随访时的抑郁症状和9个月随访时的生活质量。分别考察干预→生活质量、干预→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干预→hiv相关污名化→生活质量、干预→hiv相关污名化→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的途径(虚拟编码为0=对照组,1=干预组)。在双变量分析中,基线生活质量和社会人口学特征与生活质量显著相关,在模型中作为协变量进行控制。扫描电镜的统计学意义定义为P< . 05。

采用卡方统计量、比较拟合指数(CFI)、塔克-刘易斯指数(TLI)、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标准化均方根残差(SRMR)等指标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卡方值越小表明模型拟合越好。CFI≥0.95,TLI >0.90, RMSEA≤0.06,SRMR≤0.08表明模型拟合良好[5152]。描述性统计、双变量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使用SAS version 9.4 (SAS Institute, Inc)进行。CFA和SEM采用鲁棒极大似然方法(估计器= Mplus中的MLR)进行检验,并使用Mplus 7.0版本[5354]。


基线特征

Run4Love项目招募了300名参与者;它们的基线特征见表1.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28.3岁(SD 5.8)。大多数参与者为男性(277/300,92.3%),非异性恋(245/300,81.7%),未婚(262/300,87.3%),受过良好教育(高中及以上学历:182/300,60.7%)。基线时,hiv相关污名、CES-D和生活质量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7.5 (SD 7.6)、24.1 (SD 6.6)和77.0 (SD 9.2)。大多数(213/300,71.0%)的被试有中度的耻感,20.3%(61/300)的被试有高水平的耻感,8.7%(26/300)的被试有低水平的耻感。

表1。Run4Love项目中干预组和对照组研究参与者的基线特征和结果(n=300)。
基线特征 总计
(n = 300)
干预组(n=150) 对照组(n=150) P价值
年龄(岁),平均(SD) 28.3 (5.8) 28.0 (5.8) 28.6 (5.9) 一个
男性,n (%) 277 (92.3) 142 (94.7) 135 (90) 13。b
高中以上学历,n (%) 182 (60.7) 98 (65.3) 84 (56) .10b
同性恋、双性恋或不确定,n (%) 245 (81.7) 130 (86.7) 115 (76.7) 03b
已婚,n (%) 38 (12.7) 18 (12) 20 (13.3) b
就业人数,n (%) 251 (83.7) 123 (82) 128 (85.3) b
抑郁症状,平均(SD) 24.1 (6.6) 23.9 (6.4) 24.3 (6.9) .68点一个
生命质量c,均值(SD) 77.0 (9.2) 77.4 (9.0) 76.6 (9.4) 无误一个
hiv相关污名,平均值(SD) 37.5 (7.6) 37.1 (7.7) 38.0 (7.5) 。31一个

低,n (%) 26日(8.7) 15 (10) 11 (7.3) 36b

中,n (%) 213 (71) 109 (72.7) 104 (69.3)

高,n (%) 61 (20.3) 26日(17.3) 35 (23.3)

一个基于独立样本t测试。

b基于卡方检验。

cQOL:生活质量。

对照组中同性恋、双性恋或性取向不确定的参与者比例略低于干预组(115/150,76.7% vs 130/150, 86.7%;P= 03)。其他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心理结果(hiv相关的耻辱、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在基线时在两组之间是平衡的。

生活质量和中介变量随时间的变化

在9个月的随访中,失败的参与者比例不到15%。在所有参与者中,91.3% (274/300;干预组N =139;对照组N =135), 88.3% (265/300;干预组N =132;对照组N =133), 86.7% (260/300;干预组N =133;对照组(127例)分别于3、6、9个月完成随访调查。在随访中失败的参与者的特征与其他参与者没有显著差异。

如图所示表2在9个月内,Run4Love社交媒体干预对生活质量和潜在中介变量均有显著影响。结果变量(QOL)和潜在介质的重复测量,包括干预组和对照组在4个评估点上的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和抑郁症状,见表2.在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随访中,干预显著降低了hiv相关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并改善了干预组参与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事件报告。

表2。重复测量生活质量b以及Run4Love项目的潜在调解人。
变量 干预组,
意思是(SD)
对照组,
意思是(SD)
效应值(95% CI) t测试(df P价值
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

基线(T0 37.10 (7.67) 37.99 (7.54) N/A一个 −1.01 (298) 。31

3个月1 34.28 (9.19) 37.50 (8.27) 0.33 (0.09 - -0.57) −3.05 (272) .003

6个月2 34.30 (8.52) 37.35 (9.92) 0.27 (0.03 - -0.51) −2.69 (263) .008

9个月(T3. 33.98 (9.01) 37.79 (9.99) 0.37 (0.12 - -0.62) −3.23 (258) 措施
抑郁症状

基线(T0 23.93 (6.39) 24.25 (6.86) N/A −0.42 (298) .68点

3个月1 17.87 (9.44) 23.85 (10.11) 0.66 (0.42 - -0.90) −5.06 (272) <.001

6个月2 17.60 (10.06) 24.11 (11.42) 0.63 (0.38 - -0.88) −4.93 (263) <.001

9个月(T3. 17.86 (10.72) 23.43 (11.45) 0.51 (0.26 - -0.76) −4.05 (258) <.001
生命质量b

基线(T0 77.43 (9.03) 76.59 (9.43) N/A 0.78 (298) 无误

3个月1 82.54 (12.03) 76.63 (11.08) 0.55 (0.31 - -0.79) 4.23 (272) <.001

6个月2 83.51 (12.88) 76.32 (12.96) 0.68 (0.43 - -0.93) 4.53 (263) <.001

9个月(T3. 83.48 (13.17) 76.54 (13.34) 0.52 (0.27 - -0.77) 4.22 (258) <.001

一个-不适用。

bQOL:生活质量。

人口统计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表3显示了人口统计学特征与基线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双变量分析表明,性别、性取向、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户籍与基线时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抑郁症状的生活质量显著相关。具体来说,是男性、非异性恋者和未婚者;受过高等教育;或有城市户籍的人在基线时的生活质量更好。这些因素在扫描电镜中作为控制协变量。

表3。Run4Love项目中艾滋病毒和抑郁症状感染者的生活质量(QOL)和基线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双变量分析
人口统计资料 生命质量 t值(df P价值
年龄(年) N/A一个 N/A .76b
性别 1.76 (25) .09点c

男性,n (%) 77.33 (9.02)


女性,n (%) 73.22 (10.9)

性取向 −1.95 (72) .055c

异性恋者,n (%) 74.58 (10.49)


同性恋、双性恋或不确定,n (%) 77.56 (8.85)

教育 −3.64 (234) <.001c

高中以下,n (%) 74.61 (9.51)


高中以上,n (%) 78.57 (8.72)

婚姻状况 2.02 (50) .049c

未婚,n (%) 77.40 (9.26)


已婚,n (%) 74.34 (8.65)

就业状况 −1.19 (274) 23)c

失业人数n (%) 76.25 (8.67)


就业人数,n (%) 77.52 (9.57)

户籍 −2.42 (224) 02c

农村,n (%) 76.01 (8.97)


城市,n (%) 78.67 (9.45)

一个-不适用。

b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r= .02点)。

c基于独立样本t测试。

度量模型

CFA表明,hiv相关的耻辱感、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测量模型具有良好的模型拟合。测量模型的指标报告于表4.各量表各因子负荷在P<。05level. Results of the standardized factor loadings are shown in图3

图3。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协变量包括性别、性取向、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户籍等,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进行控制。**P<。01,***P<措施。QOL:生活质量;T0:基线;T1随访3个月;T2随访6个月;T3.随访9个月。
查看此图
表4。hiv相关的污名、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

卡方检验(df CFI一个 TLIb RMSEAc SRMRd
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 0 (0) 1.00 1.00 < 0.01 < 0.01
抑郁症状 3.04 (2) 1.00 1.00 0.04 0.01
生命质量e 6.47 (8) 1.00 1.00 < 0.01 < 0.01
良好的模型拟合 N/A ≥0.95 ≥0.90 ≤0.06 ≤0.08

一个CFI:比较适合指数。

bTLI:塔克-刘易斯指数。

cRMSEA:近似的均方根误差。

dSRMR:标准化均方根残差。

eQOL:生活质量。

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模型拟合(X2138= 240.4;P<措施;CFI = 0.93;TLI = 0.92;RMSEA = 0.06;SRMR = 0.06)。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性取向、教育、婚姻状况和户籍,在模型中被控制为协变量。

除了从干预到生活质量的途径外,其他途径均显著,说明Run4Love干预通过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对生活质量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模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见图3表5.结果表明,在3个月的随访中,干预措施降低了参与者的耻辱感β=−.19,P=.001),在6个月的随访中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β=点,P< 0.001),且与9个月随访时的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标准化β=−.20,P= .005)。干预也减少了抑郁症状(标准化)β=−. 21,P<.001),从而改善了9个月时的生活质量(标准化β=−算下来,P<措施)。从抑郁症状到生活质量的途径在中介模型(标准化)中具有最强的效应量β=−算下来,P<措施)。羞耻感和抑郁症状对生活质量有完全的中介作用。其中,仅通过抑郁症状的途径的中介效应量最大,为57.1%(0.12/0.21)。通过病耻感→抑郁症状和病耻感的路径分别占长期生活质量总效应量的23.8%(0.05/0.21)和19%(0.04/0.21)。

表5所示。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
通路 估计β 标准化的估计β 95%可信区间 SE P价值
干预→耻辱 −2.11 −.19 −3.37 ~−0.85 0.64 措施
干预→抑郁症状 −2.05 −.21 −3.11 ~−0.99 0.54 <.001
干预→生命质量一个 . 21 0。 −0.18 ~ 0.60 0.05 陈霞
耻辱→抑郁症状 .41点 票价 0.30到0.52 0.06 <.001
耻辱→生命质量 −。08 −.20 −0.14 ~−0.02 0.03 .005
抑郁症状→生命质量 −点 −算下来 −0.34 ~−0.18 0.04 <.001
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总影响 1.13 0.60到1.66 4.21 <.001
直接影响 . 21 0。 −0.18 ~ 0.60 0.20 陈霞
间接影响 .92 . 21 0.53到1.30 0.20 <.001
干预→耻辱→生命质量 .04点 0.00 ~ 0.33 0.08 .048
干预→抑郁症状→生命质量 53 0.23到0.82 0.15 <.001
干预→耻辱→抑郁症状→生命质量 口径。 0。 0.07到0.38 0.08 .005

一个QOL:生活质量。


主要研究结果

据我们所知,这项研究是首次利用纵向数据探索移动医疗干预中长期改善生活质量的潜在因果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在改善移动健康干预参与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中介作用。其中,长期(随访9个月)干预对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完全由短期(3个月)污名化减少和中期(6个月)抑郁症状减轻所介导。

虽然有一些研究探索了心理社会干预的机制,但从长期来看,改善生活质量的机制仍未得到充分研究。例如,对身心疗法的研究发现,在这种干预中,正念可能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潜在重要机制[1655]。然而,研究心理社会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机制的文献很少,特别是长期的文献。此外,以往研究中采用的协方差重复测量分析、潜在生长曲线模型等方法,在探究干预机制时,无法识别序列关系和因果关系[161756]。我们的研究通过确认hiv相关的耻辱、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之间的顺序和潜在因果关系,为文献做出了贡献,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没有报道过。此外,只有少数研究使用了纵向数据,据我们所知,其中没有一个研究考察了顺序关系[161756]。在这项研究中,使用纵向数据的扫描电镜使我们能够按时间顺序分配介质和结果,从而揭示干预机制的潜在因果关系。

实际意义

鉴于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在改善长期生活质量方面的关键作用,在旨在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中,解决耻辱感和减轻抑郁症状非常重要。有几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减轻参与者的抑郁症状,如文献中所建议的,并在本研究中显示。首先,干预内容应以证据为基础,减少hiv相关的耻辱感,缓解抑郁症状[512]。Run4Love项目的干预材料改编自基于证据和理论指导的CBSM课程,这些课程已被证明在减少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耻辱和抑郁症状方面有效[125758]。CBSM课程的核心要素,如压力管理和应对技能,被保留并改编成多媒体格式。干预组的参与者有中等程度的患者参与。干预组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累计完成率分别为50.6%、51.5%和50.8%,与其他移动健康干预措施相当[59]。患者参与与健康结果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已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得到证实[59]。因此,基于证据的干预内容、严格的设计和实施可能有助于显著减少干预组中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

其次,另一种减少耻辱的有效方法是通过社会接触;这是减少耻辱感、提供社会支持和缓解抑郁症状的最有效策略之一[56061]。相比之下,移动医疗干预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社会接触,比面对面的干预更方便和隐私[6263]。例如,匿名虚拟社区,如社区留言板和基于网络的论坛,为艾滋病毒感染者提供了与同伴互动和获得社会支持的简单和安全的途径[6263]。早期的研究表明,大众媒体传播或支持性虚拟团体可以纳入干预措施,以减轻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耻辱感[6264]。艾滋病毒感染者非常需要这种基于网络的社区和联系,因为对艾滋病毒和受艾滋病毒影响的人存在着持续的耻辱——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歧视和社会孤立的恐惧[6566]。此外,移动健康干预允许替代网络连接(如人机交互)来激励和吸引参与者。例如,Run4Love项目结合了每周对每位参与者干预材料完成情况的自动反馈,以及个性化的口头激励。这种个性化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机交互是移动医疗干预的独特优势。未来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移动保健干预措施需要将各种形式的社会接触纳入其中,作为解决与艾滋病毒有关的耻辱和减少社会孤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减少抑郁症状,并长期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

第三,由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是一个多维方面,需要公共政策和协调努力在多个层面上减少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6768]。在社会层面,需要针对减少耻辱、艾滋病毒检测、提供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社会赋权的公共政策和有效干预措施,以解决艾滋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问题[69]。应优先考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助服务和教育运动,以减少耻辱和歧视[70]。例如,在中国,包括第一夫人彭丽媛在内的许多名人加入了公众运动,以减少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促进艾滋病毒检测和治疗[7172]。在卫生保健方面,在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和地方医院设立了自愿咨询和测试项目[73]。在个人层面上,已经实施了一些专注于减少耻辱感、解决问题技能和心理支持的干预项目[68]。

限制

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我们只关注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和抑郁症状作为两个重要的中介;然而,其他变量,如压力、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也可能是潜在的中介因素,未包括在本研究中。未来的研究需要探索这些因素的中介作用,以更好地理解基于社交媒体的移动健康干预的机制。其次,耻辱感、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测量是自我报告的,因此可能会引入潜在的回忆偏差。然而,扫描电镜分析已经考虑了这些社会心理变量的测量误差,因此提供了更可靠的模型估计。第三,由于参与者是从城市环境中的一家医院招募的,并且样本主要由男性参与者组成,因此需要谨慎对待研究结果对其他患者或地理位置的推广,特别是对妇女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

结论

总之,本研究是通过使用纵向数据和扫描电镜(SEM)来检验移动医疗干预对长期生活质量改善的潜在因果机制的首次努力之一。我们发现,长期干预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完全是由短期内耻辱感的减少和中期抑郁症状的减少所介导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减少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感和抑郁症状在以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移动医疗干预中的关键作用。我们呼吁采取有针对性的移动健康干预措施,以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长期生活质量,特别是基于社交媒体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与艾滋病毒相关的污名,缓解抑郁症状。

致谢

本研究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71573290)和中国医学委员会(基金号:17-271)资助。资助者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或撰写手稿方面没有任何作用。

作者的贡献

YL分析数据并起草论文。YG和YAH为获得资金、研究设计和手稿修改做出了贡献。CZ帮助进行统计分析。YZ, HZ, MZ, JQ参与了临床试验和数据采集。WC、LL和CL为临床试验提供了行政、技术和物质支持。

利益冲突

没有宣布。

  1. 黄立新,阮立新,阮庆宁,Bollinger JW,陈宝祥,Do NT,等。越南艾滋病毒感染者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生存结果:临床相关因素的作用中国艾滋病防治杂志,2009,25(5):1626-1635。[CrossRef] [Medline
  2. Lazarus JV, Safreed-Harmon K, Barton SE, Costagliola D, Dedes N, Del Amo Valero J等。超越病毒对HIV的抑制——新的生活质量前沿。中国医学杂志2016;14(1):9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 90-90-90:帮助结束艾滋病流行的雄心勃勃的治疗目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4.URL:https://www.unaids.org/en/resources/documents/2017/90-90-90[2021-10-14]访问
  4. 韦伯斯特P.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调查与所谓的艾滋病毒/艾滋病的第四个90相一致。柳叶刀2019 june 01;393(10187):2188。[CrossRef] [Medline
  5. Andersson GZ, Reinius M, Eriksson LE, Svedhem V, Esfahani FM, Deuba K,等。对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减少污名化干预,以改善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柳叶刀HIV 2020 Feb;7(2):e129-e140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 Remien RH, Stirratt MJ, Nguyen N, Robbins RN, Pala AN, Mellins CA.精神卫生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综合应对的必要性。艾滋病2019年7月15日;33(9):1411-1420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 陈宝霞,何rcm,何csh, Latkin CA, Phan HT, Ha GH,等。HIV/AIDS患者抑郁:研究进展和有效干预(GAPRESEARCH)。[j] .浙江大学学报,2019;16(10):1772。[CrossRef] [Medline
  8. Logie CH, Wang Y, Lacombe-Duncan A, Wagner AC, Kaida A, Conway T,等。与艾滋病毒有关的耻辱、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一项全国艾滋病毒感染妇女队列中与身心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的途径。2018年2月07日19:36 -44。[CrossRef] [Medline
  9. 饶D,陈文涛,Pearson CR, Simoni JM, Fredriksen-Goldsen K, Nelson K,等。社会支持在北京HIV感染者的HIV污名与抑郁/生活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国际性病与艾滋病杂志;2012;23(7):481-48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0. 陈宝祥,吴国光,贺海涛,潘海涛,Latkin CA, Ho CS,等。改善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全球制图:对确定优先事项的影响。艾滋病Rev 2020 Feb 12:1-15。[CrossRef] [Medline
  11. Bhatta DN, Liabsuetrakul T, McNeil EB。改善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的社会和行为干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2017年4月24日;15(1):80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2. Olatunji BO, Mimiaga MJ, O' clewright C, Safren SA。艾滋病患者抑郁症治疗研究综述。2006;14(3):112-124 [j]免费全文] [Medline
  13. Brown JL, Vanable PA。认知行为压力管理干预艾滋病毒感染者:回顾和批评的文献。中华医学杂志2008;35(1):26-40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4. Jensen SE, Pereira DB, Whitehead N, Buscher I, McCalla J, Andrasik M,等。艾滋病毒阳性种族/少数民族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妇女的认知行为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杂志,2013;32(2):227-230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5.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认知行为压力管理可提高前列腺癌治疗恢复期患者的压力管理技能和生活质量。癌症2004一月01;100(1):192-200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6. Nyklícek I, Kuijpers KF。正念减压干预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增加正念真的是机制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35(3):331- 33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7. Antoni MH, Lechner SC, Kazi A, Wimberly SR, sifr T, Urcuyo KR,等。压力管理如何改善乳腺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J]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06;31 (6):1145 - 1145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8. Van Tam V, Larsson M, Pharris A, Diedrichs B, Nguyen HP, Nguyen CTK,等。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同伴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来自越南东北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健康及生活结果2012年5月18日;10:53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19.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技术干预对HIV/AID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系统回顾。应用临床通报2017年4月12日;8(2):348-368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0. Anglada-Martinez H, Riu-Viladoms G, Martin-Conde M, Rovira-Illamola M, sotoca - monblona JM, Codina-Jane C.移动健康提高药物依从性吗?系统评价的结果。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5;69(1):9-32。[CrossRef] [Medline
  21. 李建平,李建平,李建平,等。移动健康干预对HIV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移动医疗与健康[j] .武汉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8):1473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2. 张建军,张建军,张建军,等。移动医疗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中国艾滋病防治杂志,2017;11 (3):391 - 39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3. 杨丽娟,张建军。基于网络和手机的艾滋病预防和干预项目的当前趋势。当前艾滋病毒/艾滋病报告2007年12月;4(4):201-207。[CrossRef] [Medline
  24. 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等。非洲和加勒比地区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艾滋病研究与逆转录病毒2017;33(3):290-297。[CrossRef] [Medline
  25. Charles B, Jeyaseelan L, Pandian AK, Sam AE, Thenmozhi M, Jayaseelan V.南印度HIV/AIDS (PLHA)感染者耻辱、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一项基于社区的横断面研究。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杂志2012;12:46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6. 饶D,陈文涛,Pearson CR, Simoni JM, Fredriksen-Goldsen K, Nelson K,等。社会支持在北京HIV感染者的HIV污名与抑郁/生活质量之间起中介作用。国际性病与艾滋病杂志;2012;23(7):481-48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7. Than PQT, Tran BX, Nguyen CT, Truong NT, Thai TPT, Latkin CA,等。对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的耻辱感,体现在越南大规模毒品注射导致的艾滋病毒流行迅速扩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华医学杂志2019年1月17日;16(1):6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8. 彭森m,潘斯BW, O'Donnell J, Thielman N, Heine A, Zinski A,等。改善艾滋病毒感染成人的抑郁症和改变生活质量。艾滋病护理2015;27(1):47-5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29. 郭勇,洪亚,乔健,徐铮,张宏,曾超,等。Run4Love,一项移动健康(基于微信)干预措施,旨在改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心理健康: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方案。中华卫生杂志2018年6月26日;18(1):79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0. 周建平,周建平。结构建模的实践问题。社会学方法与研究2016年6月30日;16(1):78-117。[CrossRef
  31. 刘建军,刘建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耻辱感测量:艾滋病病毒耻辱感量表的心理测量评估。护理保健杂志2001;24(6):518-529。[CrossRef] [Medline
  32. 肖震,李翔,乔松,周艳,沈铮,唐铮。基于通信隐私管理理论的广西HIV感染者性伴侣/配偶艾滋病信息披露研究。艾滋病防治;2015;27 (1):73-82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3. 洪燕,方霞,李霞,刘燕,李敏,Tai-Seale T.中国女性性工作者的自我认知耻感、抑郁症状与自杀行为。中华护理杂志,2010,09;21(1):29-34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4. 李忠,谢娥,Morano JP,盛艳。北京地区男男性行为感染者艾滋病相关污名的相关研究。艾滋病护理2016年11月;28(11):1394-140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35. Radloff LS。CES-D量表:一种用于普通人群研究的自我报告抑郁量表。中国心理医学杂志,2016;1(3):385-401。[CrossRef
  36. 张杰,诺维拉尔病,JM。用西方发达的仪器测量中国人的心理健康。[J] .科学通报,2002(3):1 - 4。[CrossRef] [Medline
  37. Zich JM, Attkisson CC, Greenfield TK。初级保健诊所的抑郁症筛查:CES-D和BDI。精神病学杂志1990;20(3):259-277。[CrossRef] [Medline
  38. 王敏,阿玛春,吴艳,任峰,朱霞,姚珊。中国大陆青少年ses - d的因素结构及性别不变性。中华临床心理杂志,2013;39(9):966-979。[CrossRef] [Medline
  39. 张勇,丁荣文,林兆斌,林淑珊,杨璐,南辉,等。用CES-D测量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效度及其与PHQ-9的比较中华医学会精神科2015年8月18日;15:18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0. 熊鹏,方超,吴超,盛伟,陈生,王杰,等。WHOQOL-HIV BREF在台湾hiv感染者中的验证。艾滋病护理2011;23(8):1035-1042。[CrossRef] [Medline
  41. 朱莹,刘健,曲波。中文版WHOQOL-HIV BREF对HIV/AIDS感染者生活质量的心理测量特征:一项横断面研究。英国医学杂志2017年8月21日;7(8):e016382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2. 单东,葛志,明生,王磊,桑特明,何伟,等。河南省血清不一致夫妇中hiv阳性配偶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PLoS One 2011;6(6):e2183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3. 明忠,Prybylski D,程飞,airawanwr,朱强,刘伟,等。中国广西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毒感染者生活质量的两年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国护理与艾滋病杂志;2014;25(6):603-613。[CrossRef] [Medline
  44. 王晓明,王晓明。学术自我概念的高水平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建模2009年11月03日;5(4):377-390。[CrossRef
  45. Blanthorne C, Jones-Farmer LA, Almer ED。为什么你应该考虑SEM:入门指南。宾利:翡翠集团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7月14日。
  46. Beran TN, Violato C.结构方程建模在医学研究:入门。BMC Res Notes 2010 Oct 22;3:267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47. 斯坦顿AL,卢肯LJ,麦金农DP,汤普森EH。成人癌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整合的机会。中华精神病学杂志;2013;31(2):318-335。[CrossRef] [Medline
  48. Rasoolinajad M, Abedinia N, Noorbala AA, Mohraz M, Badie BM, Hamad A,等。德黑兰艾滋病毒阳性患者与艾滋病毒相关的耻辱、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艾滋病行为学报,2018,22(12):3773-3782。[CrossRef] [Medline
  49. Ekstrand ML, Heylen E, Mazur A, Steward WT, Carpenter C, Yadav K等。艾滋病毒污名在印度农村感染艾滋病毒妇女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艾滋病行为2018年12月22日;22(12):3859-3868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0. Mahalakshmy T, Premarajan K, Hamide A.印度普杜切里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中华社区医学杂志;2011;36(3):203-207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1. 胡L,本特勒PM。协方差结构建模中的拟合指标:对欠参数化模型错配的敏感性。心理杂志1998;3(4):424-453。[CrossRef
  52. 胡L,本特勒PM。协方差结构分析中拟合指标的截止标准:传统标准与新选择。结构方程建模1999;6(1):1-55。[CrossRef
  53. 赫克RH,托马斯SL.介绍多层次建模技术:传销和SEM方法使用Mplus。Abingdon-on-Thames:劳特利奇;2015.
  54. muthsamn LK, muthsamn B. MPlus:潜在变量的统计分析-用户指南。洛杉矶:muth改装;2010.
  55. 陈宝祥,吴国光,何荣荣。1990-2018年期间使用身心疗法改善生活质量的全球干预措施图。中华医学会医学分会,2020年3月29日,39(10):1049 - 1050。[CrossRef] [Medline
  56. 朱明,蔡伟,李林,郭勇,Monroe-Wise A,李勇,等。干预对艾滋病毒感染者抑郁症状影响的中介因素:使用潜在生长曲线模型的移动健康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移动医疗Uhealth 2019年11月15日;7(11):e1548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57. 李丽娟,张丽娟,张丽娟,等。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j]。心理健康医学2006;11(3):353-363。[CrossRef] [Medline
  58. Shimotsu S, Horikawa N, Emura R, Ishikawa S, Nagao A, Ogata A,等。团体认知行为疗法降低日本精神病人自我污名的效果。中华精神病杂志,2014;10:39-44。[CrossRef] [Medline
  59. 曾艳,郭艳,李丽,洪亚,李艳,朱明,等。流动卫生干预中艾滋病毒感染者患者参与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二次分析[j] Mhealth Uhealth 2020 Oct 29;8(10):e20847]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0. Thornicroft G, Mehta N, Clement S, Evans-Lacko S, Doherty M, Rose D,等。减少与精神健康有关的污名和歧视的有效干预措施的证据。柳叶刀2016年3月12日;387(10023):1123-1132。[CrossRef] [Medline
  61. 李建军,李建军,李建军,等。艾滋病相关污名和歧视在卫生保健领域的影响:定量证据的系统评价。PLoS One 2019;14(1):e0211298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2. fliginger, DeBolt C, Xie A, Kosmacki A, Grabowski M, Waldman AL,等。通过艾滋病毒感染者虚拟社区解决耻辱问题:对PositiveLinks移动卫生干预的混合方法研究艾滋病行为2018;22(10):3395-3406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3. Bauermeister JA, Muessig KE, LeGrand S, Flores DD, Choi SK, Dong W,等。通过参与在线论坛减少艾滋病毒和性污名:增强健康干预的结果。艾滋病行为2019年3月23日(3):742-752 [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4. 陈宝祥,潘海涛,Latkin CA,阮海利,黄春林,何春春,等。了解全球艾滋病毒耻辱和歧视:背景因素是否得到充分研究?(GAP)的研究。国际环境与公共卫生杂志2019年5月29日;16(11):1899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5. Nachega JB, Morroni C, Zuniga JM, Sherer R, Beyrer C, Solomon S,等。艾滋病毒相关的污名、隔离、歧视和血清状态披露:对2035名艾滋病毒感染成人的全球调查[J]中国艾滋病防治杂志,2012;11(3):172-178。[CrossRef] [Medline
  66. Audet CM, McGowan CC, Wallston KA, Kipp AM。田纳西州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毒污名与自我隔离的关系科学通报,2013;8(8):691 - 69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7. j ., j ., j .。艾滋病预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整合行为、生物医学和结构干预策略的下一代艾滋病预防。中华精神病杂志2009;5:143-167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8. 洪燕,李晓霞。中国HIV/AIDS行为干预: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建议。中国艾滋病防治杂志2009;13(3):603-613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69. 潘伟杰,刘建军,刘建军,刘建军。“被宠坏的身份的管理”:对解决艾滋病毒感染者和受其影响的人的自我耻辱的干预措施的系统审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9;31 (2):391 - 39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0. 陈斌,张宁,张国强,张海涛,张海涛,等。越南普遍治疗时代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国际环境与公共卫生杂志2018年12月17日;15(12):2888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71. 莫靖西。彭丽媛促进公众健康。中国日报,2018。URL: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1806/23/WS5b2d8091a3103349141de5a7.html[2021-10-12]访问
  72. 徐华,曾毅,安德森。中国非政府组织对抗艾滋病的行动。生物医学进展,2005;15(11-12):914-918。[CrossRef] [Medline
  73. 徐志,马鹏,褚敏,陈毅,苗军,夏华,等。了解自愿咨询检测(VCT)在中国南通艾滋病预防中的作用。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20;20:591 - 591 [j]免费全文] [CrossRef] [Medline


艺术: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CBSM:认知行为压力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鉴定: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症
CFA:验证性因子分析
CFI:比较拟合指数
健康:移动健康
生命质量:生活质量
RMSEA:近似的均方根误差
扫描电镜:结构方程模型
SRMR:标准化均方根残差
TLI:Tucker-Lewis指数
WHO-QOL-HIV 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艾滋病毒短版


R库卡夫卡编辑;提交12.02.21;由何R、罗托M评审;对作者02.06.21的评论;收到09.06.21修订版本;接受22.09.21;发表09.11.21

版权

©李怡然,郭燕,洪玉霞,曾成波,曾宇,张汉喜,朱梦婷,乔佳莹,蔡卫平,李玲华,刘聪。原发表于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www.mybigtv.com), 2021年11月9日。

这是一篇在知识共享署名许可(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下发布的开放获取文章,该许可允许在任何媒介上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前提是原始作品首次发表在《医学互联网研究杂志》上,并适当引用。必须包括完整的书目信息,到//www.mybigtv.com/上原始出版物的链接,以及版权和许可信息。


Baidu
map